在我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热水器,所以只能周末去澡堂洗澡,澡堂一般都会有两个水池,其中一个池子会特别的烫。这个特别烫的池子就是为老年人准备的,大部分年轻人和孩子,别说下去泡了,就是伸手摸一下,就会马上缩回手,那是因为老年的皮肤感官已经“退化”,必须要烫水才可以刺激到,所以经常看到一些老人腌在热池子里一下午的画面。与这类似,老年人爱吃味道重的食物,比如很咸的腌制食物,比如很苦的砖茶,很呛的烟,很辣的酒,才能有味觉的刺激。想到这里是不是对将来自己有天老了,吃不了美食,享受不到淋浴感到惋惜呢,不过在这之前,也让我想到,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思考下人间的感官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食物
之前读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品尝的科学》,在这本书上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人类味觉的东西,比如关于味蕾的那张图其实是错的,因为舌头上的味蕾并没有那样分区分布,而是每一个味蕾都分布着(甜,苦,酸,咸,鲜)五种受体蛋白质。而且辣并不算味觉,只能算是一种刺激。这些奇妙的味蕾都是因为生存进化而来。比如甜味代表糖,能够为人体带来能量,咸味代表盐,能够带来矿物质。酸味代表发酵过的东西,苦味代表有毒的植物。这种简单的趋利避害的作用,最后被人类进化出如今如此奇妙的体验,并加以精致的利用。比如辣味本来是植物不想被吃掉而进化出来的,却被人加以利用,从而刺激皮肤,获得快感。还有用苦味带来中毒的警觉来提神。不过我还读过一些知识,提到不同的人的味蕾分布和敏感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的人在吃火锅的时候,调碗的时候,只能像我一样,因为觉得加什么都一样,所以干脆挨个都加一点,但是有的人却能根据自己的舌头刺激,搭配出自己最好的用餐体验。我发现在生活中,有的人对食物格外有追求,喜欢尝试不同的菜肴,这并不是吃货二字这么简单,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舌头,天生就比别人灵敏,天生就能吃出一般人吃不出来的味觉体验,记得小的时候在《读者》上读到过一篇文章,说一家糖果公司,雇佣了一个很神奇的小孩,专门负责品尝把关自家的糖果,或者从竞争对手的糖果中分析出配方,因为这个孩子的舌头非常灵敏,尝一口糖果,就知道里面放了什么材料。仔细想想,还是有点羡慕舌头灵敏的天赋啊,不过吃东西这件事,并不是只靠舌头这么简单。比如你在感冒的时候,吃东西并不香,一方面是你体温过高,导致唾液中的酶无法好好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鼻子不通气,导致不能从嗅觉中感受到食物的香气。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也在闻食物。而且食物还要做的好看,带来感官刺激,讲究一道美食,色香味俱全。就是要刺激视觉,嗅觉和味觉。当然还要有触觉器官,因为有些人对食物的口感很有讲究,比如有的人喜欢咀嚼毛肚这样柔软的食材,有的人喜欢清脆爽口的嫩黄瓜。而有的人喜欢用舌头在丝滑的冰淇淋上转圈。如果一家稍微高档些的饭店,还会在你用餐的时候,点一些优雅的音乐伴奏,比如去吃地方菜听一些欢快的通俗音乐,吃点西餐什么的,听点古典乐之类的。这么想来,吃一顿饭,把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全部都刺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