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pcode

捕获,搅碎,拼接,吞咽

0%

  1. 每次同事挨个发东西吃,即使他就在你旁边发,你也要假装不知道,然后等到他发到你的时候,你再跳突然起来,假装很开心的说一句:“哎呀,谢谢,谢谢!”
    fruit
阅读全文 »

操作系统既然有内存分页为什么还要内存分段?

一句话来说就是为了兼容。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的是分段管理,比如16位的8086机器,最大的内存地址到,但是使用段寄存器+偏移量的方式,可以访问到1MB的内存。(把1M内存分为16个段)。例如8086四个段寄存器(代码段寄存器,数据段寄存器,堆栈段寄存器,附加段寄存器)。并且分段还有一个好处是做到数据隔离,保证安全。

后来32的80386采用了分页内存管理,使用虚拟内存地址映射到物理内存,所以让每个进程看上去自己都有4GB的内存空间(虚拟内存地址)可用。每一个页大概有4K,而且真正被使用的时候才会分配真实的内存,否则可能在硬盘上,或者就没有被分配。但后来的80386还保留了分段模式主要是为了兼容。

再后来使用了“段页式管理”,结合了分段和分页两种内存管理思路,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首先被划分成若干的逻辑段,每个段都有自己的段号(常量段,堆栈段),然后再将这些段分页。所以不要把最早的内存分段管理和如今的段页式管理搞混,即使他们都有所谓的“堆栈段”,要分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一下分段内存管理的优势在于内存共享和安全控制,而分页内存管理的优势在于提高内利用率。

阅读全文 »

1.一次攀岩

panyan

去年tb组内人玩了一次攀岩,我当时发挥的不错,爬上了一个难度很大的墙壁,貌似组里只有我一个人爬上去了。之所以能爬这么好,是因为我发现了玩攀岩有两个要领,第一,发力点是腿,你不要指望自己臂力大把自己拉上去,所以基本的动作都是,抓住墙壁,然后用腿用力一登。第二,我想到那些歪歪扭扭的岩壁,设计出来就不是让你舒服抓的,只要你沉住气,你会发现虽然马上就要掉下去了,但假如你能克服住心里的恐惧,还是能保持某种平衡和稳定的,或者说那种感觉根本不能算抓,只能说扒在上面。

不过后来我自己私下又去攀岩了几次,才发现我那次爬上去完全是作弊,因为那种3m左右的攀岩板子,上面是有数字标号的,你必须按照相同的数字向上攀岩才算数,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攀岩,不懂这些规矩,所以才导致我能蒙混过关的。其实我之所以会这么想,因为我始终是一个有点悲观的人,每次成功我都会想到可能是某个什么外因,或者运气好,让我侥幸成功。

但是后来我还是忍不住思考自己为啥能比别的小伙伴爬的好,我想到小的时候爬树爬墙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我从小就是那种喜欢做点另类的不一样的事情的孩子,当别的同学都在跳绳,踢毽子,踢足球的时候,唯独我喜欢拿着铁环的那根杆和兵乓球在操场上一个人打“高尔夫”。不过更真实的情况是因为当时我家就在学校的后面,但是如果走正门就要绕个大远,所以我常常选择翻墙上学,其实我还引领过爬树翻墙的风潮,吸引到很多男生都跟着我一起去爬树,为这事学校还批评通报过一次。我从小就是个比较淘气比较疯的孩子吧。

阅读全文 »

这篇博客来源于我在组内的一次分享,我做了一些删减,并添加了其它一些元素,让它看上去更像是一篇博客。
这里我并不打算把23种设计模式从前到后的细讲一遍,而是提供一种想法,一种思路,算是我自己对设计模式的理解。真的想理解好设计模式,还是应该看《GOF》

所以首先我会抛出一些我的结论并尝试逐一的解释它们。

设计模式有点“过时”了。

gof

那本被称为《GOF》的设计模式书,出版于1995年,而且书中大部分例子都围绕着桌面GUI开发,因为那是当年最火的模式,那我的理解,其实对于我一个做java后端开发的人来说,它其实有点过时了,比如里面类似“备忘录模式”,“命令模式”,“组合模式”这种,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再比如像是“迭代器模式”,“装饰器模式”这种,其实如今的语言已经默认都支持了。还有类似ioc控制反转这种,其实本身也可以算一种设计模式,但是因为理论和时间成熟相对较晚,并没有包含在GoF中,
所以也没必要在语言中,特别的去实现这一种模式了。总的来说,我想表达的一种思想就是:“只学习属于自己领域的那部分设计模式,其它的大概了解就行。”

放弃简单过于具体的模型,不要背类图,要从当时面临的问题思考设计模式。

你应该知道在学习设计模式的时候,有些类似《head first》,《大话设计模式》,这样的书籍,这些书籍看上去很好读,读起来很轻松很有趣,但是暴露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你只能大概听懂和了解这个模式是用来干嘛的,但是实际上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把它实践到具体的例子中。说简单点,根本没有什么地方,能让你写类似“飞机,大炮,坦克”的例子,你需要自己建立抽象思维来根据具体的场景,抽象出模型来。所以还是看原版的《GOF》好点,这本书首先会给你讲,到底我们在面临一个什么具体的case,然后针对这个case的设计模式是什么,在解决什么核心诉求,本质上来说,解决问题的场景,是设计模式的关键,如果你沉迷于背设计模式,背类图,那你会发现,很多设计模式的类图都差不多。

清晰的明白设计模式背后的思想:

划分好类的职责与边界。每个类只干好自己的事。

这个可以说是源于封装思想的基础,明确好每个类的职责,划分好边界。面向对象编程本身来说,就是一些对象的相互交互,本身就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相互发送消息。所以设计一个对象,你要提供接口,限制类的访问权限,定义好类的协议。所以首先要符合最基本的建模思想,接下来再谈设计模式。

面向接口编程,把具体逻辑实现下沉到实现中。

简单的来说,就是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因为面向了接口编程,你可以让实现随意的被替换,这极大了增加的系统灵活性。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个算法的实现细节下沉。还包括像创建者类的模式那样,把对象的创建,下沉到实现类中去。总之,设计模式总是看上去利用接口来做一个中间对象,从而实现了一个“缓冲区”,让你可以通过这个“缓冲区”间接地做很多事情。

阅读全文 »

一个好的文章,在开头的部分,就能吸引住读者,继续读下去,为此我大费周折思考如何给这篇博客写一个好开头,但是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而且到目前为止,你看到我写的都是些废话,但你先别急着走,在这篇博客里是没有“你为什么要从现在开始写博客”这样没用的鸡汤型劝说,也不会有任何看似煽情,但是没有一点卵用的矫情句子,而是关于写博客的,总结性的经验技巧。毕竟自己已经写了快两百多篇博客了,技巧方法还是能总结出来一些的,所以接下来我就认真的和你聊聊“写博客这件小事”吧。

博客不是什么?

博客不是学习笔记

你不能把你放到网上的学习笔记称为博客,即使你在学习笔记的周围添加了一些承上启下的客套话。像是“好,下面让我来一起学习python吧。”郭德纲说过一句话,“说相声是什么?就是聊天,看两个人聊天,才叫相声”。同理我私以为,如果你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就像有一个人坐在你对面,给你朗朗上口的讲一个故事,或者讲一个技术点,或者科普一个知识,那才叫博客。大段的摘抄,总结书的笔记,都不能称之为博客。因为博客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写给别人看的。

博客不是故事

我在这里指的故事,是指发行于报纸,杂志,哪怕是公众号这种,纯粹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章,因为作为一个博客,其本身是自己运营的一种爱好产物,并不完全服务于大众读者,因为读者既没有给你发工资,也没有点击你投放的广告,写博客本身带有自我提升的属性,而不仅仅是为了分享传播,说白了就是不仅为了他人,还为了自己。

博客不是鸡汤

看看那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不完美才完美》,《如何成为一个精致的女人》,这种你还没点开就已经知道里面写的什么的文章,你最好别写,或者最多写一次,我见过有一个人的博客,十几篇博客,其实在翻来覆去的说鸡汤,感觉整个人都陷入到死循环了。文章要写的头头是道,脚踏实地,而不是虚无缥缈的,自己都不相信的大道理。

阅读全文 »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某天,我刚午睡醒来,准备给自己做一杯手冲咖啡,拿着手冲壶走向饮水机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两个开发对着屏幕在那里指指点点的,仿佛在说着什么,只见一个说的头头是道,一个听得津津有味,我当时觉得他们肯定在谈论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凑过去打算听听,结果他们谈论的事情令我醍醐灌顶,可以说让我对编程有了新的思路,所以这里我尝试将他们的对话总结出来,分享给你们。

哦对了,他俩的名字我不能告诉你们,本来我想用鲍勃(Bob)和爱丽丝(Alice)来代指他俩的,但是又觉得这个梗早已经被编程界给玩烂了。所以我打算给他俩起名叫Foo和Bar。

Bar:“其实我一直想尝试让自己的代码变得灵活起来,比如把写死的东西给改成配置,但是我并不能满足于此,因为我总觉得自己代码还不够灵活,你能在给我一些思路么?”

Foo:“哈,说道思路,我确实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不过我尽量不会给你讲一些具体的例子,因为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渔,所以我会给你提供一些编程思想上的东西,帮你开阔视野。”

Bar:“好的,我洗耳恭听。”

Foo:“首先我们先来思考下,什么是所谓的灵活性。不说那些课本上比较官方的词汇,你所理解的代码灵活是什么样的?”

Bar:“最起码不用我每次有个什么新需求,都要让我改来改去的上线。”

Foo:“但是有的需求你是不得不上线。”

Bar:“对,这我知道,但是对于有些需求,其实是有些重复的东西,提取出来,然后在调整的时候,修改下配置就行了。”

Foo:“恩,很好,你提到你可以把某些共性的东西,提取出来,所以我们先来看你在初学代码时候的第一个例子。让你从1打印到10,你最开始会写出这样的代码.”

阅读全文 »

在我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热水器,所以只能周末去澡堂洗澡,澡堂一般都会有两个水池,其中一个池子会特别的烫。这个特别烫的池子就是为老年人准备的,大部分年轻人和孩子,别说下去泡了,就是伸手摸一下,就会马上缩回手,那是因为老年的皮肤感官已经“退化”,必须要烫水才可以刺激到,所以经常看到一些老人腌在热池子里一下午的画面。与这类似,老年人爱吃味道重的食物,比如很咸的腌制食物,比如很苦的砖茶,很呛的烟,很辣的酒,才能有味觉的刺激。想到这里是不是对将来自己有天老了,吃不了美食,享受不到淋浴感到惋惜呢,不过在这之前,也让我想到,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思考下人间的感官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食物

之前读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品尝的科学》,在这本书上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人类味觉的东西,比如关于味蕾的那张图其实是错的,因为舌头上的味蕾并没有那样分区分布,而是每一个味蕾都分布着(甜,苦,酸,咸,鲜)五种受体蛋白质。而且辣并不算味觉,只能算是一种刺激。这些奇妙的味蕾都是因为生存进化而来。比如甜味代表糖,能够为人体带来能量,咸味代表盐,能够带来矿物质。酸味代表发酵过的东西,苦味代表有毒的植物。这种简单的趋利避害的作用,最后被人类进化出如今如此奇妙的体验,并加以精致的利用。比如辣味本来是植物不想被吃掉而进化出来的,却被人加以利用,从而刺激皮肤,获得快感。还有用苦味带来中毒的警觉来提神。不过我还读过一些知识,提到不同的人的味蕾分布和敏感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的人在吃火锅的时候,调碗的时候,只能像我一样,因为觉得加什么都一样,所以干脆挨个都加一点,但是有的人却能根据自己的舌头刺激,搭配出自己最好的用餐体验。我发现在生活中,有的人对食物格外有追求,喜欢尝试不同的菜肴,这并不是吃货二字这么简单,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舌头,天生就比别人灵敏,天生就能吃出一般人吃不出来的味觉体验,记得小的时候在《读者》上读到过一篇文章,说一家糖果公司,雇佣了一个很神奇的小孩,专门负责品尝把关自家的糖果,或者从竞争对手的糖果中分析出配方,因为这个孩子的舌头非常灵敏,尝一口糖果,就知道里面放了什么材料。仔细想想,还是有点羡慕舌头灵敏的天赋啊,不过吃东西这件事,并不是只靠舌头这么简单。比如你在感冒的时候,吃东西并不香,一方面是你体温过高,导致唾液中的酶无法好好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鼻子不通气,导致不能从嗅觉中感受到食物的香气。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也在闻食物。而且食物还要做的好看,带来感官刺激,讲究一道美食,色香味俱全。就是要刺激视觉,嗅觉和味觉。当然还要有触觉器官,因为有些人对食物的口感很有讲究,比如有的人喜欢咀嚼毛肚这样柔软的食材,有的人喜欢清脆爽口的嫩黄瓜。而有的人喜欢用舌头在丝滑的冰淇淋上转圈。如果一家稍微高档些的饭店,还会在你用餐的时候,点一些优雅的音乐伴奏,比如去吃地方菜听一些欢快的通俗音乐,吃点西餐什么的,听点古典乐之类的。这么想来,吃一顿饭,把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全部都刺激到了。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