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pcode

捕获,搅碎,拼接,吞咽

0%

写在三十岁

故事

在未来的某天,人类经历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核武器毁的面目全非,只有小部分幸存者在还没有被辐射完全侵蚀的废墟中苟延残喘。靠着战前遗留下来的物资生存。

这时画面中一辆破旧的皮卡从远处驶来,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男人开着这辆皮卡,男人看着身体结实,留着胡须,脸上还有一些伤疤,皮卡后面拉着各种物资,像是食物,药品,衣物,汽油,铲子工具之类的。皮卡上有个磁带机,放的是那种你根本不想听的七八十年代的迪斯科。但是在这个末日下,你又能有什么选择呢,有盘能用的磁带已经是万幸了,真正让你头疼的是怎么去寻找食物,怎么从别的废弃车辆中搞点汽油,还有怎样不会被自己的同类当作猎物杀掉。

车行驶了一段时间,男人看到了远处几个身影在招手,可能是求救,也可能是个陷阱,男人拿起了挂在车窗旁的望远镜,发现是确实是几个人招手求救。

男人开车过去,看到四个女人站在那里,穿着破旧的衣服。这种场面男人应该见过很多了,所以很冷静的点起一根烟说到,“抱歉我的车拉的东西太多,只能再拉一个人走。”

第一个女人先开口说话了,那个女的身材高挑,即使衣服破旧,没有化妆,但依然可以看出很有姿色,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依然留长发。“我曾是一个时装杂志的模特,拿过很多次选美冠军,曾经追我的男人排成队,上学时班上每个男生都表白过我。很明显你应该带我走的。”

男人上下打量了这个战前模特一番,并没有说活。

第二个女人开口了,“我曾是一个荒野生存爱好者,爬过喜玛拉山,游过黄河,徒步过核辐射区,油管粉丝几千万,人称女贝爷,在这个末日世界,你应该需要的是我这样的一个生存专家。”

男人皱了皱眉头,吐了一口烟“你既然这么屌,还要我做啥?”。“在摄像头前直播和真实情况还是有差别的。”女人无奈的说道。

第三个女人开口了,“我曾经是某个一线明星XXX的女助理,他工作生活上的一切大小事都是我负责的,甚至是帮他找援交女,没有人比我更懂如何照顾男人了。所以我才是最适合跟你走的那个”

男人沉思了一会,并不是因为心动了,而是他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那个一线明星是谁了,毕竟自己很少看电视。

这时他发现第四个女人低着头不敢说话。“你是谁怎么不说话”,女人轻轻地抬起头,脸都红了。“我没她们漂亮,贤惠,有能力,我只是一个幼儿园老师。”

男人突然静止了,嘴里的烟都掉了下来。

“幼儿园老师,你会讲睡前小故事么?”。

女人有些莫名其妙,“是哄小孩子讲的那种么?会…”。

“刚好,我最近晚上总睡不着,你跟我走吧。”

夕阳下,男人开着皮卡,副驾驶坐着幼儿园老师向远方驶去,留下其他三个女人傻站着。

restart博客

曾经单身的时候,某天夜里一个人躺在床上,想到自己毕业这么多年,也是快30岁的人了,这几年到底做了些什么,想到这些,突然想起还有个博客,顿时就感到欣慰了许多,因为当翻看博客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存在过。

不过看博客记录我貌似一年多没有更新了,原因第一是因为最近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动(当然是恋爱啦),第二是因为懒,第三也是觉得自己在陷入某种怪圈,跳不出的怪圈,就是找不到突破口,一直在重复自己。我很怕重复自己,就好比你写了很多篇博客,但是翻来覆去都是重复的中心思想,有段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该写啥,但是又不想重复自己,所以一直没有更新,我觉得如果写不出来就不写了,反正又不靠这个吃饭,给自己放个假,好好沉静一段时间也好。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

所以重启博客这个念头就一直在心里慢慢生长,而重启的第一篇就定在这篇“写在三十岁“。

喂养内心的怪兽

拒绝改变

九月中旬,小区的幼儿园开学了,孩子们哭的很凶,原因是不想去上学,看到他们那个样子,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因为那时我和他们是一样的,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做。知道自己不想改变,但又知道自己不得不改变。为啥会这么矛盾?因为我的内心中一直住着一只小怪兽。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了解他,可以掌控他,但有的时候有觉得自己根本控制不了他。不过后来才渐渐的发现,我需要的不是控制这只内心的怪兽,而是学会和它相处,去feed它。

打卡思维

电子游戏里面有种玩法叫做成就,何为做成就。比如你在游戏里收集到10个分布在地图各处的恐龙骨架,就可以获得一个“考古大师”的成就。当今现实社会也越来越流行这种打卡式的成就,仿佛打完卡,就能获得成就,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就变得different。然而different倒不一定,因为方式方法都在朋友圈千篇一律,照片的动作都一样。所以就开始对打卡本身要玩出不同花样。

试想一下一堆人坐在桌子前聊天,吹嘘自己的经历,一个人说,“我去过西藏”。然后刚准备讲一些关于独特的经历,净化心灵,启迪人生之类的。然而桌子上的另一个人说,“我也去过”,接着其他几个人都陆陆续续的说自己也去过。这时有人又说:“你们是坐青藏铁路去的,我自驾游去的,当时还没开青藏铁路呢。”,这一下就显得比别人高不知道多少。然后刚准备说自己自驾游的时候奇闻趣事,又有一位来了句,“啊,我是徒步去的”,仔细想想已经无人能及了,然而又有人站出来说:“我是磕头一路过去的。”。看上去已经无人能及了,但是目的如果是去西藏本身,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了解规律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买了一台vcd播放机,小时候很喜欢用vcd看电影,但是因为当时没有租碟片的店,都是去市场买的盗版vcd光盘,但能看的碟片很少,当时就有这样一种想法,要是每次看完这部电影,下次看之前能把它都忘了多好,这样不就有看不完的电影了么,现如今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太多,导致很多东西,无论是电影,游戏,都越来越的发现其中的套路,也就是演员一开口就知道其中买的什么药。每次看小品一看人物就知道要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能越来越快的发现规律这到底是一件好的事,还是坏的事呢?如果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上。只能说这是一个死循环,你想越了解规律,你就会越了解规律,然后你越了解规律,你就会对这件事本身越提不起性子。

死循环

活在北上广的年轻人,大多下班的时间都很晚,比如我如果九点半开始下班,回到家十点多,折腾折腾就快十一点了,躺在床上觉得自己忙了一天了,完全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然后又会刷手机熬到快凌晨一点才睡,然后第二天早起又觉得睡眠不足,然后继续这样循环矛盾的生活。

怕麻烦

对象说同事的女友有一个宠物兔想给她养,问我怎么想。我马上说不要养,我给她列举了一大堆原因。

  1. 兔子不像猫狗,智商比较低,没什么互动,养起来没意思。
  2. 虽然说送给你了,但是兔子不容易活,养死了不好交代。
  3. 他们可能要定时的问你兔子的状态,问你用什么喂兔子,会总感觉被人盯着。
  4. 有可能你刚养出感情,他们舍不得又想要回去。

后来在我的劝说下她再没有养兔子,不过我并没有觉得我成熟考虑周到,我就是不想惹麻烦,管闲事。

不想争辩

我在知乎刷到一个帖子,里面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自己平庸,还非要说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几年前我可能会在帖子下面与他们争辩,然后写一大堆话,甚至是吵起来,现在我直接屏蔽此问题,连问题都不点进去。根本不说任何话。而且连关键字也一起屏蔽。

沮丧

有天系统报警了,是一个系统层的问题,之前没见过的,查的人很无头绪,然后我很沮丧的对自己说,“哎,还自以为是技术大牛呢,就这个破问题都查不出来,真没用。”

人生最重要的是作品

想象在几千年后的某天,有个陌生人看到了你画的一幅画。但其实他并不知道你是谁,对于他而言,你也是一个几千年前的陌生人。但是他从你的这幅画中感受到了你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一刻你们有了所谓的交流,他不需要关心你是谁,无论你曾经是荣华富贵,还是贫困潦倒,你是一个善人还是个恶人,只要好好去看你的作品就好了,这一切听上去是不是挺浪漫的。

我也忘了是哪天,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是作品”,然后又在后来的很多时刻,都在我脑海中印证了这一想法,我觉得作品才是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变得有了意义,因为作品既表达了你的思想,但又独立于你本人。我觉得人这辈子会犯很多错,会自责,会受到他人的嘲讽,会被人遗忘,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但是作品不会,作品独立存在这个世界。因此作品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很重要。

而且作品并不局限于你写了一部小说,拍了一部电影,画了一幅画,或者写了一首歌,我认为在工作生活中为了解决某种问题,你设计了一款软件,为了能让家更舒适,你设计了房间的布局,又或者是对某个知识点另类解读的技术分享,哪怕是原创了一个能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段子,都可以是自己的作品。我以前喜欢在朋友圈编写段子玩。但是我单纯的觉得好玩,并没有觉得自己再刷存在感。因为在我眼里这就是创作,一种极短的脱口秀。而且我在朋友圈发的段子基本上都是原创,有些甚至我还会亲自配图,后来之所以不发了,是因为感觉自己已经词穷了,想不出什么好段子了。

当然也不是你所有的产出都能被称之为作品。你工作时按照pm的设定编写的程序不能算作品,你为了答辩写的ppt也不能算作品。这些只能说是工作任务,有自发性的创作,而非要求才能被成为作品,不在老师的要求下还去研究喜爱的才能叫爱好,否则只是算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作品必须有个人印记,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简单来说,如果你自己都不信的道理,或者你自己都不看好的软件设计,那它即使出自你手,也不能算是你的作品。类似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靠发横财成功的人,那你写一些关于奋斗的书就不能算你自己的作品,同样的如果我是一个大胖子,那我写一些关于健身的文章同样不是作品。

好的作品也不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应该有不断打磨的想法,这才是作品变得突出,变得与众不同的原因。同时作品应该是设计出来的。我特别喜欢设计这个词。因为设计代表了打磨,代表了一种思考。

作品还应该是可运行的,一部小说写出来的时候是死的,只有它被人读了才有意义。一个游戏被开发出来也是死的,只有它被人玩了之后才有意义。一座城是建设出来不是说看着构图美丽,配色漂亮就完事了,只有当有人住在里面,在里面生活它才能变得有意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只有当作品运行起来,才能真真正正的帮助到别人。

作品令我着迷,并不是因为如果我能有一个好作品,就会有人记住我认识我,我就会火,会出名。我举个例子,dota这款游戏是一个ID叫冰蛙的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优化迭代逐渐成长到今天的样子,我们在玩dota的时候就是在玩冰蛙的作品,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游戏设计,我们在游戏中都感受到了快乐。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冰蛙真人到底是谁,到目前为止好像连冰蛙到底长啥样都没人知道。但我们可以通过玩游戏与冰蛙进行交流,无论是遇到bug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游戏上的小建议和想法都可以跟冰蛙进行邮件沟通。但是冰蛙并不和你在生活上有啥交际,也不需要在某个节目里自爆生活,你们之间的交流只有dota这部作品就足够了。所以我认为作品既要是作者的个人印记,又要应该独立于作者的生活本身,我很少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及自己的家人,即使有也是通过故事和隐喻间接提到,因为我觉得一个作品会或多或少的把作者自己“撕碎”了暴露给别人看,这对作者其实是一种伤害,相当于谁都能偷看你的人生,虽然你身为一个作者不得不这样,但还是可以选择保护家人的。所以我很少提及他们,因为总有人不喜欢莫名其妙的被人提及,被打搅。

定位

几年前因为工作需要,我开发设计了一个mock工具,在这之前我陷入了沉思,因为我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场景,有一天我在某个分享会上,为大家来介绍这个软件的时候,突然有个人站起来打断我说:“公司有这么多的mock工具为啥要用你的?”。所以一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mock工具的定位是啥,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就把在测试中遇到的各种比较麻烦的场景都梳理出来,然后设计了一套满足各种测试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为了能让泳道之间隔离设计了“mock组”的概念,为了能让大家能复用mock的数据设计了“mock组件”和“mock模板”的东西,前者类似编程的类库,后者类似编程的框架。我很享受设计这些软件的乐趣。因为我深刻的体会到定位二字的意思。一个产品在设计指出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到底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给哪些人解决。

明确一个产品的定位需要思考,那明确自己的定位就更要思考。但明确自己的定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也是很漫长的事,需要自己不停的试错和思考。而且我觉得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描述清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你说我喜欢干什么,我说我喜欢编程,那就太简陋了。那么你为什么会喜欢编程?喜欢什么样的编程?是写编译器还是写游戏?到底是为什么喜欢呢?是觉得写代码挣钱,还是你觉得写代码酷呢?那让你觉得很酷的点是什么呢?是实现那些新奇的点子?还是维护复杂系统?还是创造一个可运行系统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上帝一样?

除了定位自己的职业,还要定位自己的爱好,爱好才能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不枯燥,比如我可能定位在游戏,写作,电影和画画上,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从事某个职业就是自己的定位,或者是自己学过什么东西就是自己的爱好,美国小说家史蒂芬金有个故事说他儿子想学乐器,他就花钱给儿子报班,然后发现孩子只有上课的时候才学乐器,平时没有表现出对乐器的热情,所以就让儿子放弃寻找别的爱好去了。如果是真是自己的爱好,平时也喜欢花时间去打磨才对。

不过有人可能看到我的爱好是打游戏,看电影就觉得这个爱好太俗气了,但在我眼里,其实打游戏,看电影和看书相比没什么不同,你觉得你看看书能学到许多东西,我在电影和游戏中同样能学到很多,关键看你玩的啥,看的啥,以怎样一种态度看的,玩的。如果你只是为了看剧情,看热闹,那我觉得就算你看的是《红楼梦》,看的是《百年孤独》,那你也不会有什么收获,相反,如果我一种思考的态度去玩游戏,看电影,那我也会获得很多,说到底还是自己对爱好这件事的定位。

就拿之前的作品举例子,每次我给一堆人做了一场分享,或者发了一篇技术博客,总会有些人回复,“就这,没有帮助。”如果有人跟你说这些,那你就知道你的作品受众也不是他,任他怎么说你,你也是笑笑大家走个过场。毕竟你的定位听众也不是他,那些下来和你讨论问题,或者感谢你,从你分享中获得收获的人才是你的定位听众。如果你过分纠结此事,那你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亮点。我觉得一个人可以有缺点,但是不能没有亮点。开一个公司要有明确的目标。有自己明确的用户群体,做人也一样,要明确自己适合吃什么样的饭,以怎样的方式去吃。

但定位这件事除了你自己没人能真正帮到你,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如果你连这种事,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去问别人自己的定位是啥,那你一定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的。

yidongchengbao

故事续

几天后的某个夜晚,在某个废弃的地铁站旁,简易的帐篷旁边有一个小火堆。男人在帐篷里熟睡,女人坐在火堆旁,望着篝火静静的发呆,看得出来她心思很重,令她惆怅的不是这个男人对她胡来,如果是她反倒没那么惆怅了。令她惆怅的是她的睡前故事快要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