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pcode

捕获,搅碎,拼接,吞咽

0%

想成为工匠

前几天皮带头部那里一个用于固定的螺丝扣坏了,如果是什么便宜的皮带,那我也就扔掉再买一根了。但是这条皮带还是我最贵的,所以我在淘宝买了几个皮带扣螺丝,自己装上了。
这个螺丝比我想象中的要短,但是用起来没什么大碍。因为这件事,我意识到自己很久没这么修过东西了。

父亲是个喜欢修东西的人,他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盒子,里面装着各种螺丝帽和螺丝,还有大大小小的扳手和螺丝刀,还有一些看似已经没什么用的,可以扔掉的大大小小的物件,也被父亲收集起来,用来做替补。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的眼镜鼻梁那里的软垫子一个掉了,父亲从一个已经废弃了的眼镜上面取下了一对,为我装上。

还有小的时候,有一次我的FC游戏机手柄内部的线断了,也是父亲为我修好的,那个东西需要用到一个叫做电烙铁的东西,还要用到锡和焊锡膏。电烙铁加热之后,沾着焊锡膏取下一小块锡,就可以用它把电线固定到板子上了。

最近不是很流行忆童年的那个《神奇宝贝》么,就是那个可以用手机在真实世界的地图上抓神奇宝贝的pokemongo 。但是我对此并不感冒,因为《四驱兄弟》那才是我的童年,当时要组装一辆四驱车,母车就要20块钱,然后你要买一大堆导轮和加固车头的铝合金,这些都要几十块钱,还有高强力的马达和几千毫安的充电电池(你现在觉得都贵)。那种强力的马达要五十块钱,而我的马达仅仅只有十块钱,然而父亲为我改造成了价值五十元的马达。原因就在于马达内部,那种包着绝缘层的铜线,被称为漆包线的东西,而那种五十块钱的马达,漆包线特别粗,父亲为我找来了粗漆包线,然后给我焊了一个。当然实际上,马达那种东西,越强力越费电。

所以之后我也有那么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齿轮,导轮和赛车轱辘。

最近我自己买了一个书架,一个床头桌和一个工学椅,买来的时候都是散的,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这些东西装好,装的时候很烦,几次骂娘,因为那个螺丝非常难拧,拧的人手疼,所以你不得不带一个线手套。但是虽然过程痛苦,但当你把这些东西拼装起来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但我对这件事的理解不仅仅止于此,我读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作者总是提到这种,人与机器磨合的感觉,这种境界的升华。
就是说当你在用手去修了一个东西的时候,其实工具就扩展了你自己(类似于你并没有拧螺丝的功能,不得不需要一个螺丝刀来扩展自己)。而你就在和被修的东西之间进行交流和磨合。如果你不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扩展自己,或者与不适合的机器进行交流,那就会产生冲突,然后你就会反感机器,比如很多人打开车盖,看到零件就头疼的要死,根本不想碰它。但是有的人,却非常沉迷于这种设计,能很好沉迷于其中,调试自己车子的性能。

之所以提到这些我就是想说,原来我一直把工匠和修东西相联系。而工匠精神,就是我所理解的认真执着的修东西。注意不是设计,而是修,是一种打磨感。

虽然“工匠精神”这几年被罗永浩玩坏了(还有一个被他玩坏的词就是情怀。),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思考到底什么才算是一个工匠。

触摸感

很多程序员把自己比作工匠,我虽然基本认同,但是我还是有点不同的看法。因为虽然程序员大部分时间是在写代码,但代码这种东西却很抽象,所有的事情感觉就是在一个编辑器里完成的,显示器里显示出来的东西毕竟让人觉得太虚拟,缺少那种器械工具带来的真实感和体验感,就算大多数程序员可能还摆弄他的机械键盘,或者双屏显示器或者工学椅。但是还是没有那种打磨工具的质感,至少我是没有,所以我在某段时间,买了铅笔,尺子,橡皮。把所有设计的类,对象,uml都画在纸上。这也许是自己一种宣泄触摸感的方式吧。

但你的显示器再大,再高清,假的始终都是假的。那种作为工匠,对器材的摆弄感,程序员不曾拥有。比如瑞士的钟表匠可以触摸他们自己制作的精密齿轮零件。日本的铸剑大师,可以经常把他们自豪的作品拿出来擦拭。而程序员只能坐在屏幕前写那些简单的逻辑判断,高级一点的可能会设计一些抽象的代码框架。即使你完成了代码,你也不能触摸它们,那些代码可能就在github的代码库里,或者就在某台服务器上运行,处理着几百万的请求。你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一些被ide高亮的五颜六色的代码,或者被监控数据而已。

但如果你在装修自己房子,或者在焊一辆属于自己的卡丁车,哪怕是做一道自己喜欢的菜,那感觉都会很不一样。因为你会很享受自己与器材之间的磨合,在完成你的作品时,你还可以触碰它们,让你觉得,这是一件真实存在的东西。

不是侠客

有一部分人编程比较牛逼的人,严重受道武侠小说的影响,都喜欢把自己比作侠客。

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读到过一本梁肇新的《编程高手箴言》。里面就把程序员的境界,分为几档,是什么手中有剑,心中无剑。当然最高的一档,自然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其实我根本不同意把高手比作侠客,或者说工匠不是侠客。当提到侠客的时候,其实总是带有一种修炼的想法。这是一种特别自我的认识。而这些想法,往往都出自,编程比较牛逼但又不是很有钱的人。也就是说穷的就剩技术了。

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听中国摄影协会一个挺牛逼的人讲座,他因该可以算艺术家了,大概是60后,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好利来蛋糕的老板,在事业有成之后,为了圆自己的艺术梦,找了一群人去非洲摄影,跟他们协商好,钱他出,但是拍到的作品算他的。最后这批作品在国内还火了。但是有一批搞摄影的,就对此表示不服。说不是他自己拍的不算数,然后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穷人么,就这么个思维。”

实际上一批自比侠客的程序员也有类似的思维,只有自己做的,才能算自己的,什么都要强调个自己亲手。所以搞得什么都要自己折腾,自学一番,掉到修炼的陷阱中。

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问题都说:“这个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语言的问题。”,类似你跟他说,python是动态语言,不适合开发大项目,他就会跟你吵,开发不了是人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牛逼的人不在乎用什么语言。

不是geek

真geek不会到处说自己是geek,就像那些cosplay者并不是宅男,宅女,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cosplay谁。一个geek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各种科技技术,那么又有多少时间把自己打扮的颜值爆表呢。所以geek本身可能一直都有,只不过最近有一批打着geek的旗号来粉饰自己,让自己看上去专注又智商高,提高影响力的人罢了。

不是日本的那种工匠

其实一提到工匠精神,就会说到日本工匠的那种《寿司之神》,然而我不喜欢,也不想做那种意义上的工匠,(其实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稳定的条件,可以做那么专注的工匠)。

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提到文人的武侠小说里,主角都是不争世俗的侠客,最后惩恶扬善,而且不求名利,活得潇潇洒洒。这种写法很美好,而且很多人都喜欢,是因为每个人,包括小说的作者,内心就是这么理想化的人。

那么工匠的内心其实也是类似的想法,对于一个工匠而言,所谓的专注一件事,把事做好。仿佛是指:“我负责认真工作,你负责涨薪发钱就行了。只要我把工作认真完成,专注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那么这算是专一的工匠精神,还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逃避,一种感动自己的方式呢?或者换一种说法,这种工匠是不是只能生活在理想国度呢?

所以我思考了很久,我想到一种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的工匠。原因就是这世界很多事不是你想能做好就能做好的。你要学会分析局势,再去下对策。

我虽然只读了一点《毛泽东选集》,但是确实很佩服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他的书里面革命的思路很清晰,分析了各个阶级的人,都有什么想法,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什么。未来应该怎么打仗。

类似的我想成为的工匠,也要学会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专注,比如我会学一点前端的知识,学到足够开发一个简陋的网站就行了。这对于我平时开发一个web页面的工具来说,已经非常有用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国的编程工作并没有真正发展高度细分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地步,所以很多时候,有些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所以我并不会完全不学前端知识,也不会什么都学,企图当一个全栈工程师。

再比如我为了要写博客,可能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提升文笔,学各种华丽的词藻。只要把一个知识点讲好,或者把一个故事讲好,就足够了。

所以我所向往的工匠精神,最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对于成本运营掌控,这其实是一种思考的策略,而非一股脑的一句话:“只要认真的把一件事做好,就行了” 。而是在做一件事前,先评估一下它是否值得去做,如果做,应该怎能做,它有什么收益,还有什么风险。

工匠的爱好究竟是啥?

工匠的爱好一定要是“工”本身么?很多沦为妓女的人,都是因为染上了毒品,最后没办法,而只能以淫养吸,当然这个例子是比较极端,但我其实是想说的是,工匠们,到底是因为喜欢编程才去写程序的?还是因为写程序挣得钱能满足其他的癖好,比如我喜欢打游戏,那我编程挣的钱可以买更多的游戏,也就是用一项技能去填补另一项爱好。

比如那些玩赛车的,一年就要烧几十万的轮胎,那自然需要有其它的收入来填补这些花销,仅仅靠大赛奖金应该不够,毕竟哪有那么多冠军都给你一个人拿。

就算是喜欢写代码,那喜欢的原因也不一样,就像大家都喜欢打游戏,有的人就是因为喜欢与人竞技的快感,所以他们喜欢玩CS,dota这类的游戏。而向我这样的人,更喜欢有剧情,有代入感的游戏,让自己玩起来跟演了一场电影一样。

在说回到写代码,我发现自己喜欢研究和思考某些技术,然后把它们写成博客分享出来。这个思维方式,其实是性格所致。其实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思考研究一些怪题,然后把巧妙的解题方式,告诉给其它同学。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真的喜欢写代码,那么也是因为不同的性格而导致的不同癖好点。而非单纯的就是喜欢。

工匠与代码的关系

代码是人思维的表达,这句话比字面意思要神奇的多。我给你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有一次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提问:“玩单机游戏的人,是否会觉得空虚,毕竟玩网络游戏的人,都是跟真人在互动,而单机游戏里的npc都是电脑程序”。有一个人的回复,我觉得很有意思。他提出,那些单机游戏的关卡和npc,都是游戏设计师设计的,所以玩单机游戏,其实是在跟关卡设计师博弈。跟npc互动,其实是在和游戏设计师之间的互动。

另一个故事是在 Quora上看到的,就是一个人之前他总和他父亲一起玩一款赛车游戏,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多年后他再次拿出那个游戏机,无意中发现这个游戏有个设定,就是每次比赛的第一名,会被记录下来,作为下一关你的对手。而这个游戏机里现存的第一名,正是他父亲玩的,所以他之后就经常去这个游戏机里和父亲的“灵魂”玩赛车游戏,而且每次都故意输给父亲的灵魂,这样他就永远能和父亲玩游戏了,这个故事是很暖心。也很好的表达了“程序记录着思维”。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思维转变,就像你一直在做某件事,然后认为它就是普通的事,然而有一天你读到一本和哲学有关的书,你居然发现,其实它不局限于事情本身,而是有更深层的意义。好比我们读的很多书,都是在以另一种观点,讲述自己之前知道的知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