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pcode

捕获,搅碎,拼接,吞咽

0%

想象力不等于想太多

想象力与创造力

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会认为自己很有想法,勤于思考,有创造力。其实大多数人真么没什么想法,更别说是想象力,甚至说是创造力,充其量是想太多。

如果我给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一盒颜料,他肯定会把天空画的五颜六色的,然后又是些生长奇特的树,奇怪的动物,大人们会去鼓励他们说,“恩,这个孩子有想象力”。

但是其实那根本不是想象力或者是什么创造力。只不过那些孩子什么都不懂罢了,你认为他们所谓的”想象力“作品中的场景能跟漫画家(比如宫崎骏)笔下那些看似奇特但美的真实的场景相比吗?

那些漫画家们,能画出那些极具想象力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想象力,有想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把绘画的知识和绘画的基本功磨练的如此透彻。

那些能设计出巴黎铁塔的设计师们同样如此,他们不仅仅是想象力丰富,关键是他们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我记得曾经读过一个游戏设计师的博客,他说自己经常会收到一些人的Email,想跟自己合作,他们也许有了一个什么点子,或是一个好的创意。甚至还打算把这个创意卖给这个游戏设计师。

这个游戏设计师的原话我忘记了,大概的意思是,他几乎不看那些人所谓的点子,或者说想法,因为他早就发现,大多数人根本什么都不懂,所有的想法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谈不上是想象力或者创造力。完全不懂游戏开发。再者说,就算真是一个不错的点子,游戏设计师也早就想到了,所以懒得看,免得说自己抄袭了创意。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很不喜欢一个老师说《愤怒的小鸟》是个有创意的游戏,其实这是很扯淡的,很明显这个老师仅仅是看了几篇关于《愤怒的小鸟》的报道,或者是哇抓了两下《愤怒的小鸟》,可见他从来“就没玩过游戏”。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游戏爱好者,是不会觉得《愤怒的小鸟》多有创意的。因为玩过大量游戏的玩家肯定会明白,在如此众多的优质游戏面前,《愤怒的小鸟》根本不值一提。

读书太少

之所以想的太多,那真的是读的书太少了。

只有强大的知识背景作为基础,才能真正的去思考问题,突发创意。相反没有知识的人却只能胡思乱想,思维几乎没什么逻辑性,更谈不上缜密。

这使我想到了看过的另一句经典的话:

“如果你是一个入门的初学者,那么你很有可能把自己当成一个专家。”

这也就是你如果在高中的时候自学别人不学习的编程,很可能自以为自己是编程高手。

如果你看过一两本关于时间与宇宙的书,也很可能自认为自己智商超高。

如果你看过几本什么经济学的书,也很可能自认为自己精通经济学。

如果你多看了几部电影,也一定会认为自己深刻理解电影。

有这样的想法原因很简单,你什么都不懂,你自以为你看过的东西别人没看过。你知道的东西别人不知道。

所以网上那些“什么几个博士都没解决的问题,无意间被一个抽旱烟的老汉解决了“,这种反智的文章,还是不要看了。

这么一来,说“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句话其实是很不妥的,因为真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体系背后的。

谈编程

其实这篇博客,也是在骂过去的自己。早期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很有想象力,写一些什么奇特的算法,或者是悟出了什么编程的道理。

后来我水平提高了,才发现自己设计的算法简直就是一堆shit,自己的那些个想法创意也不值一提。

我曾经想到过一步一步的测试自己的程序,然后将代码构建起来,并认为自己很聪明,很有想法,直到我从书中读到了TDD。

我还想到过自己去写代码去生成代码,直到我读到了生产式编程和lisp。

再比如你一开始学习sql觉得不好用,之后又学习orm,你发现orm如此神奇,能够用面向对象封装sql。但是有一天你又会发现,面向对象本来就是用来处理对象之间关系的东西。而你的数据库本来就是名字就叫关系型数据库,它就是用来处理关系的,它们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那么当你在练习sql语句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试着去读读《集合论》了?

我读到王垠大神的博客,发现他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有时发现了一个理论,或是思路什么的,就去找导师,结果导师总是笑着给他推荐个什么书看,他回去一番才发现他发现的东西,几百年前就有人发现了。

所以现在的我,很少去自己设计个什么构架,更多的是去读别人的代码,原因是自己真没那个创造力。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也许年纪大了会有的。

这么看来,对于一幅画,也许也真的没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你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就是不懂还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