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pcode

捕获,搅碎,拼接,吞咽

0%

2015年3月12日我离开了兰州。

lanzhou

这张照片是当时在兰州火车站二楼照的,当时去的过早,所以在火车站呆了好长一会。我知道我为什么会来这么早,因为我早就准备好了这次出行,确保万无一失。从去年回到兰州开始,我就明白自己有一天一定会出去的。在兰州的这一年,我慢慢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坚持写技术博客,读书思考,解决工作中棘手的问题,处理好家庭之间的矛盾,慢慢的发现自己。来的时候我准备了一切能准备好的东西,攒了一些钱,面试的相关技术内容,地图,药物,甚至是可能会用到的同学电话,我都挨个记了一份,生怕出个意外。

说实话,虽然我是一个兰州人,但是我恨这里,我恨这里的风气,恨那些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富二代。恨那些不想好好谈恋爱,养几个备胎潜力股的心机婊。恨那些自以为情商高,把别人都当傻逼的人。也许我最恨的是我自己,过去的自己。

来时坐的那趟火车,只记得有个长得漂亮的兰州妹子,貌似是大四的,在北京上学。

下了火车就被在那等待的同学接了回去,到他那里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没想到的是另外两个室友我也认识,大学一个院的。也没想到最后其中一个因为女朋友来了就搬出去了,然后我就先住这了。

阅读全文 »

我一直所理解的学习模式是:尝试 --> 实用熟练 --> 探究原理 --> 总结均衡,选择性忽略。

新公司的开发环境是mac,再一次从win开发回到了linux开发模式,好多命令基本都忘记了,是时候重新总结了。

这篇博客会不断更新,主要总结常用场景下的命令。

删除命令

将当前文件夹下的名字以mode结尾的文件夹全部删除(注意此命令结尾的写法)

find . -type d -name "*mode"  -exec rm -rf {} \;

查找进程

查开80号端口被哪个进程占用

netstat -anp | grep 80

查找一个叫tornado的进程

ps aux | grep tornado
阅读全文 »

最近要准备面试,复习和准备一下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这里总结树的相关知识。

大二学数据结构的时候,我就很不喜欢某些书中对一些数据结构的描述,比如说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这听上去很对,其实一点用没有。

我就比较喜欢这样的描述,栈的作用是保存状态,队列的作用是做缓存,而树呢,其展开的特性,就是为了查找。

不仅仅是结构

在c中我们可能用结构体来定义一棵树,而在c++,java这样的面向对象语言中,我们可能用类来表示一棵树,但是我在这一节来解释一下,我们的思维一定要开阔,我的意思是说,不仅仅是我们定义了一棵树,才会有一棵树。

阅读全文 »

这一年的工作没干别的了,就做这个oa系统。这篇博客也算是自己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了。

公司使用的开发语言是c#,虽然上学的我很鄙视那些只会拖控件,用IDE的菜笔,这一年我才发现c#这个语言如此“优雅”。

使用的框架式XAF,数据库Postgresql,开发环境是VS2012+resharp插件,版本管理器是SVN。

一开始设计的模型是这样的:项目与项目阶段一对多的关系,当项目完成后,在与合同多对多的处理,最后合同再与财务信息多对多。这看上去是个三角循环,事实上后面的二次调研才发现,这么做根本不合理。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设计,我们之前的职位字段是一个Enum,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职位。在之后的需求中,需要一个人有多个职位,我使用了位掩码来实现多个职位,使用位掩码实现多个职位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纠结与各种细节问题,和各种琐事,比如svn的底层原理到底是怎样的,我到底是应该用vim,还是emacs,还是sublime,我的变量这样命名是否合理?这个函数的接口设计的是否合理。我的代码写大了如何重构。我是不是又在走弯路,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恐慌,不知如何是好。

之后的阶段,我开始和实际使用的业务人员沟通,发现我们的需求之前确实是错的,而且讨论的需求也基本是和数据中心的人闭门造车,真实情况是他们也是对业务流程知道个一知半解。

阅读全文 »

此篇文章总结c#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每一个都是简短的解释,篇幅不大,不断更新中…

const与readonly

readonly为运行时常量,const为编译时常量。

编译时常量比运行时常量快,性能好,但是缺乏灵活性(编译时常量需要重新编译应用程序)。

编译时常量(const)仅限于数值和字符串(基元类型),C#不允许使用new来初始化一个编译时常量

const修饰的常量默认是静态的(类型)。

readonly修饰的字段可以在构造函数中被修改。

使用const较之使用readonly的唯一好处就是性能。

阅读全文 »

此篇文章总结python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每一个都是简短的解释,篇幅不大,不断更新中…

解释一下python的 and-or 语法

python的and-or常常被用来实现类C语言中的三元运算符:?,更骚包的写法是 xxx and xxx or xxx and xxx or xxx,连接多个表达式,一行就够了。

1
2
3
4
5
6
7
8
if a > 10:
return "big"
elif a > 5:
return "middle"
else:
return "small"

a > 5 and "big" or a > 3 and "middle" or "small"
阅读全文 »

很多人都说我是个幽默的人,实际上确实如此。

本文算是aiqier在春节之际,带给大家的一些快乐。

段子的种类

其实如果你到了我这个幽默水平就会发现,幽默不外乎就两种方式,要么是性,要么就是讽刺(伤害)。

这里指的性,并不仅仅限于黄段子。其实你总结一下就会发现你特么从上小学就开始调侃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什么xxx喜欢xx之类的,到高中还调侃,到工作就开始调侃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确实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
而这里的讽刺,要么是讽刺别人,要么是讽刺自己,人的天性就是伤害。虽说是伤害,但是能做到幽默性的伤害就很有技巧了。

幽默的方式

  1. 模仿,我们在学生时代为了讽刺某个老师,常常会模仿他的声音,他如何讲课,如何说话。

  2. 夸张,把某些事情描述的非常夸张是搞笑的惯用手法。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