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pcode

捕获,搅碎,拼接,吞咽

0%

最近我在朋友圈原创了一组看图猜歌曲(我从小就喜欢尝试做一些有意思的事),都是周杰伦的歌。维持了快一周(六天),周一到周五,每天三张,分为难中易,为了迎合各类人群。到了第六天,发了九张作为终章,这篇博客就来聊聊那九张图。

之所以选择周杰伦,从运营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这个渠道好推广,因为基本同龄人都听周杰伦的歌。

这九张图从构思到设计完成,大改花了快一天的时间。比起之前发的,要精细很多。首先是设计方面,之前的猜歌曲都偏于某句歌词,画的也比较简陋。而这九张图在制作上考虑了构图,(当然,本人绘画能力有限,不能做的更好了。)其本身也不仅仅局限于歌词,而是讲故事,每张图是一个小故事,然后将九张图串联成一个大故事。

阅读全文 »

最近有一部在同龄人中非常火的电影,那就是《魔兽》,这部电影取材自暴雪公司的经典系列游戏,《魔兽》,实际上魔兽这个故事,暴雪就是通过游戏来续写的,先是《魔兽争霸》,《魔兽争霸2》,在后来就是被广大玩家所熟知的《魔兽争霸3》,在之后的故事,就是通过《魔兽世界》这个网游来推进的了。所以你看到的魔兽这部电影,差不多是游戏魔兽1和魔兽2的故事了。

war1

war2

阅读全文 »

python中有很多关于类的内置函数和方法,这部分的知识,自己也是一直拖着没去总结,这周抽出时间写一篇总结类的博客。

基本方法

对于一个普通对象而言,它有以下常用的内建方法:

阅读全文 »

之前在上海的时候,认识了一个python大神,之后一直有关注过这个大神,还总看他的博客,大概在一月份的时候,发现他在某个视频公开课上的python课程,抱着膜拜的态度,我买了这个公开课(大概300多元),即使是面向初学者的,我还是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所以我把那些我认为值得总结的知识点,作为学习笔记,记录一遍。

几个类型问题

在python中u”hellow” == “hellow” 是True,但是 u”中文” != “中文”,之所以unicode能和str比较,是因为内部在比较的时候,做了类型转换。

int/int结果还是int,因为运算要让类型封闭

dict的get方法,比[]要安全很多。

[] != None

函数

1
def a(*argc, **kargc):

调用的时候,传入列表可以用*可以解开, **可以解开字典。

阅读全文 »

Starting

假设你现在在写一个单元测试,你要测试的这个函数,调用了别的什么第三方接口,或者它要向某个数据库插入一条数据,或者是一个麻烦的资源,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一个mock,来把这个“资源操作”替换。所以我们的mock实际上是为单元测试服务的。

存根还是模拟对象?

实际上如果你看过《单元测试的艺术》这本书,一定知道这样两个概念:模拟对象和存根。存根是指真实对象被替换之后,我更关心的是返回正确的值给我,比如模拟一个三方接口调用,而模拟对象更关心的是被调用对象本身的状态,比如向数据库插入一条数据,看数据库是否发生改变。实际上我们的mock对象,基本就是在做一个存根。当然后面的内容会让它在某些情况下看上去像一个模拟对象。

安装

在python2.x中,你只需要pip install mock就可以了,而3就不用了,因为3已经把mock当作标准库了,unittest.mock

阅读全文 »

前几天看了一部爱情片,深有感触。

现代爱情故事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片并不是我这个年龄应该看得那种20多岁少男少女打情骂俏的爱情片,男主角强尼有40多岁,女主角法兰琪也有三十多岁。

故事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强尼是一个刚出狱的厨师,当然并不是那种烧杀抢劫的犯罪,而是因为一次签名造成的诈骗罪,他来到纽约找工作,好心的老板收留的他,当上了一名厨师,并喜欢上了服务员法兰琪。在男主几次追求和女主几次拒绝之后,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演员阵容吧,实际上男主阿尔帕西诺已经是老戏骨了,他就是那种越老越有魅力的男人,看过《教父》和《闻香识女人》的观众,一定会爱上这个老男人。

阅读全文 »

实际上对于我这种人而言,使用emacs就足够了。

但是特么的不是每一台机器都有emacs。你想,难道你要每次登陆一台服务器,就要安装一次emacs?然后编写各种配置?所以对于那些普通的机器,要是我只在上面“暂时”开发,那我就随便去加个配置足够了,如果说仅仅是看个日志,或者去改个配置文件,或者帮你的vim党同事看代码,那么你必须要会用vim了。还有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你的vim配置的乱七八糟的,导致只有你会用。这样当你出现问题了,需要你同事帮你查问题的时候,他又无从下手,当然如果你吊到不需要同事来帮你查问题,当我没说。

说白了,本文就是想性价比的使用vim,花最小的代价学习vim,还能获得高收益。

阅读全文 »